慶陽網訊(慶陽融媒見習記者慕雅麗)今年以來,華池縣政協緊扣服務發(fā)展大局,以“委員工作室提質增效,界別委員紓困解難”專項活動為抓手,釋放政協界別優(yōu)勢與委員主體作用,將委員工作室打造成“社情民意直通車、基層治理議事廳、紓困解難實踐站”,以精準履職為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(fā)展注入政協動能。
為筑牢工作室規(guī)范高效運行根基,華池縣政協錨定“學習交流的園地、聯系群眾的橋梁、社情民意的窗口、協商議政的平臺、凝聚共識的載體”核心定位,秉持“群眾在哪里,工作室就扎根哪里;需求是什么,主題就聚焦什么”工作導向,實現15個鄉(xiāng)鎮(zhèn)委員工作室全覆蓋,市、縣政協委員按界別“全員入室”。創(chuàng)新構建“一名主席會成員聯系、一個專委會指導、一名業(yè)務人員聯絡”的協同推進機制,健全聯系群眾制度,明確每位委員固定聯系農戶,通過定期走訪、座談交流等方式收集民情民意,以鄉(xiāng)(鎮(zhèn))為單元確定界別牽頭委員,細化政策宣傳、基層協商、民意反映等職責清單,確保各項工作有章可循、落地見效。
在激活履職效能方面,委員工作室立足全縣中心工作,結合政協職能與委員優(yōu)勢,開展“微學習”“微調研”“微協商”“微公益”活動,推動委員履職“活起來”、工作室作用“實起來”。截至目前,各鄉(xiāng)(鎮(zhèn))委員工作室舉辦讀書交流會等50余場,圍繞“小作坊、小餐飲、小攤點食品安全管理”“老城區(qū)停車難”“老舊小區(qū)物業(yè)管理”等民生議題開展協商議事30余次,助推一批群眾關切問題得到有效解決。同時,“農技助春耕培訓進田間”“崇德向善涵養(yǎng)家風”“夏季果園管理”等特色活動落地見效,以精準服務贏得群眾廣泛好評。
社情民意的高效轉化,彰顯政協工作的民生溫度。華池縣政協引導委員深入生產一線與基層末梢,精準捕捉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,將“問題清單”轉化為“履職清單”,以高質量“小信息”撬動關鍵“大民生”改善。據了解,各委員工作室已累計開展委員接待日活動48次,聯系群眾568人次,收集梳理意見建議125條,協商解決問題105件。其中,關于華池縣城壕鎮(zhèn)自來水入戶率低的問題,經委員們積極反映,被推動列為省列為民辦實事項目,爭取配套資金980萬元,惠及群眾400余戶。
下一步,華池縣政協將持續(xù)完善機制,推動委員工作站、協商議事會、界別委員工作室聯動銜接,提升服務精準度;創(chuàng)新運用網絡平臺暢通線上線下互動渠道,拓展便捷協商新路徑;建立問題辦理結果反饋與評價機制,形成工作閉環(huán),切實讓服務成果從“過程滿意”落到“結果實在”,以實打實的成效為華池縣高質量發(fā)展夯基壘臺、聚力賦能。